top of page

​認識金德興

​◎創辦人

  曾家原籍於新豐新庄子紅毛港,是當地有名的大戶。金德興棉被店創辦人曾金獅,在日據時代念過日人的六年制學校。畢業之後,由母親介紹至鄰居處學習棉被製作。此後,創設了金德興棉被店。曾家是大戶,家族內有一位精通風水的長輩告訴曾金獅取「金德興」店名,可以生意興隆賺大錢,於是取名金德興棉被店。

◎店史

  早年的棉被製作,因為沒有機器代工,所以從彈棉花到縫製完全都是手工。現任負責人,曾金獅之子曾棟樑說,他們三兄弟從小就幫著父母親做棉被,做好一床棉被要花上四到五小時。

  製作棉被的原料可分為棉花、蠶絲、羊毛、羽毛等,其中以蠶絲製成的棉被屬於最好的。這是因為一方面蠶絲的來源少,以現在的科技還沒有辦法用化學原料仿製;另一方面蠶絲的纖維度高。所謂的纖維度是指絲線可以拉長到不會斷的最大距離。纖維度越好的質料,製成的棉被結合度也越高,使用起來也相對的保暖舒適。

  手工棉被的製作可分為幾個階段,不同的質料又各有不同的做法。棉花材質首先必須將其彈鬆,以增加纖維的密合度;蠶絲及毛料則不用經過這道手續。其次是將棉花軋實,做法是以一種類似「篩」的工具左右移動,目的是使棉和紗混合。接著以「梭」紡出固定被胎的經緯線,最後再覆以被單,一床棉被就算完成了。

  不是所以用來當作原料的棉花都是同一種類,被子和枕頭用的棉花就有很大的區別。製作棉被用的棉花屬於草棉,纖維較長,質地綿密;枕頭,靠墊用的是木棉,纖維較短,所以感覺比較鬆軟。隨著科技的進步,製作棉被的原料出現了許多以石油提煉的化學替代品,如尼龍、亞克力纖維等。質地雖較為輕軟,但使用的壽命不長,大約只能用二至三年。其最大的缺點是不透氣,時間久了之後會有汗臭味。辨別棉被是否為化學原料所製最簡單的方法是取一點棉絮用火燒,天然原料燒完之後會出現灰狀物,而化學原料則會縮成球狀,且會有臭味。

  手工製的棉被和機器製最大的差別就在於質地的不同。手工製的棉被棉花和紗該混合到什麼程度、棉花軋的緊或實完全取決於經驗;機器製的則由於統一製作的時間及過程,被胎的質料就沒有那麼講究。

  冬天的天氣濕濕冷冷,大部分的人家都會趁有日頭的時候將棉被拿到戶外曬,去去霉氣。要曬多久才適合呢?曾棟樑說,若被胎為一般棉質的質料,需要曬三至四個小時;毛料或絲料的棉被,曬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了。另外有一個很重要的地方,就是被胎絕對不能水洗。因為天然原料的表層都有油脂,水洗會造成油脂脫落,被胎纖維密度降低,保暖的效果就差了。

  

  農曆八月到過年前後,店內的生意較好。這是因為這段時間結婚的人多,訂做嫁妝少不了寢具。而且天氣漸漸轉涼,買被子的人也多。手工製的棉被是以斤計價,曾先生說他會先提供材質的種類讓客人選擇,並建議客人訂作一般市面上被單六尺長七尺寬的標準規格,以方便被單的更換。

  現代人買棉被重其實用性,一床純手工製作和機器大量生產的棉被,其使用效果的差異往往被忽略了。曾棟樑先生說,店內的顧客以老主顧為多。在量產的結果之下,現在店內一天還可以維持三到四張棉被的製作,生意相當不錯。

bottom of page